
Love and Logic
by Joseph Torres
駱鴻銘譯自:https://apolojet.wordpress.com/2016/06/13/love-and-logic/
愛和邏輯之間有什麼關連呢?我們所熟悉的畫面是它們是對立的。愛是溫暖的、擁抱人的、有人情味的。邏輯則剛好相反,是冷酷的、與人保持距離的,也是不講人情的。大致說來,基督徒思想家,尤其是護教學家,必須準備好要反駁這類的嘲諷。對一個想要訓練自己成為一個擁有強健思想的基督門徒的人來說,這種看法是虛假的,也是危險的。
聖經的例證
福音書裏的例子。已經有不少著作具體說明了耶穌自己如何使用敏銳的批判性思考。儘管我們要有基督的樣式,其意義也許或多過這點,但至少不會少於這點。以下是一些例子:
魏德樂(Dallas Willard):《耶穌與邏輯學家》(Jesus The Logician)
莫蘭德(J. P. Moreland):《耶穌如何與人辯論?耶穌與邏輯》(How Did Jesus Argue? Jesus & Logic)
米勒(Dave Miller):《耶穌使用邏輯》(Jesus Used Logic)
格魯休斯(Douglas Groothius):《論耶穌》(On Jesus)
福音書在描繪耶穌時,經常使用邏輯的論證。我們該如何處理馬太福音經常出現的「這是要應驗……」這句話呢?這些經節的邏輯如下:「耶穌是猶太人的彌賽亞,這就是你們為什麼必須相信的原因。」
保羅的榜樣。如果用推理來說明我們的信仰——目的是說服不信的人——是錯誤的想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使徒行傳裏所說的保羅與其他人辯論,要說服他們相信他所傳的信息的經文呢(徒十八4,廿六28,廿八24;另比較林後五11)?保羅書信是詳細的論證,以支持某些結論。因此,在加拉太書裏,保羅論證說你不能在基督救贖的工作上加上你的善行,並且花了好幾章的篇幅提出仔細的論證來支持他的聲明。
實際的考量
上帝所配合的,基督徒絕對不可分開:思想真理,心向真神(A heart for God and a mind for truth)(這是RTS的校訓)。我們在傳福音時,可以、也必須和「爭辯」結合在一起,用福音的真理來說服人。我不用「調和」這個字,因為我不相信理性、邏輯、論證必須和我們內心感受到的信仰加以調和,好像它們是彼此矛盾的一樣!(註1)
當不信的人用「邏輯」來反對其根基,當然是誤用了邏輯(註2),但是這並不代表基督徒就失去了使用上帝所賜的這個極佳禮物的資格。再次說,事實上,這種論證的思路,說要放棄不信的人所誤用的,實在是過頭了。這是意味著我們不再能使用音樂來傳福音的真理,因為不信的人也同樣用音樂來傳播錯誤的世界觀。這也意味著基督徒不再能用戲劇、詩歌,或小說,因為它們都是這個世界用來傳遞他們(和其他宗教)虛假的信仰系統的技巧。這就是這種思路的結果。
不要誤以為我是在提倡一種冷漠的、乾巴巴的理智主義,這完全不是事實。當我試圖改善我的思想,讓它更加敏銳時,我就是在榮耀上帝。我乃是全心全意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因此可以站立得住,抵擋那些反對上帝話語的人,所謂的「理性上」的攻擊。我相信最好的思想會說明、證明、符合聖經所有的內容,也與聖經的內容一致。我是不是已經解決了所有的難題,也能安全地告訴不信的人,已經不再有任何挑戰了,才相信這點的呢?不!我乃是信靠基督,以及聖經所教導的一切,因為他們都是上帝所啟示的。我相信這些,是因為上帝打開我的心,讓我悔罪,也賜給我新的眼睛看見祂的世界。聖靈已經剝去我眼睛上的鱗片,向我證明基督的美麗,祂就是「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的那位(西二3)。
護教上的考量
當我們把推理應用在護教學上面的時候,我們必須記得,儘管我們的論證很有說服力,但是若我們說的話沒有伴隨著愛心,它們就是:1) 對不信的人的不實陳述(彷彿基督信仰是冷酷無情的信仰);2) 不討上帝喜悅的。一個在生發仁愛的心上沒有功效的信仰(加五5)是死的,也是毫無益處的(雅二14)。在和信徒或非信徒在作個人談話時,我們絕不可提倡一種冷酷無情、缺乏愛心的方法,單單訴諸歷史或邏輯。
試著說服人基督信仰是真信仰是壞事嗎?如果我們從聖經得到線索,其答案是否定的。猶大書告訴我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保羅教導提摩太要「勸戒那抵擋的人」(提後二25),聖經對「督責、使人歸正」(提後三16),以及「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是有益的。保羅也教導提多,長老必須能「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多一9),並且要能「堵住」那些假教師的口(多一11)。聖經中所有這些經文都吩咐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要爭辯、讚揚、提倡,並「辯論」說聖經對上帝、世界、人、基督等等的理解是正確的。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看待這些聖經經文。
在我們信仰的事情上拒絕使用理性和論證,是所謂的「唯信主義」(fedeism;或譯為信心主義)。唯信主義將我們的信仰變成一種非理性的、或與理性無關的信仰。基督徒不應該在盲目的信心上接受基督教。那種把基督信仰的真理建立在人的主觀看法的唯信主義式的信念(因為他們強烈地感受到這種信念),是走過頭了。末世聖徒教會的信徒也許宣稱他們真的、真心相信約瑟·斯密(Joseph Smith)是上帝的先知,但是單單相信這點並不會讓摩門教就變成一個真宗教。穆斯林也許全心全意宣稱他們相信穆罕默德是阿拉的先知,但是這並不會讓伊斯蘭變成一個真宗教。
糟糕的哲學帶來的危害
再次說,邏輯本身不是有罪的。開發一個人的分析能力純粹只是在訓練清晰的思考,並避免在推理時犯錯誤而已。它能夠、也必須按照榮耀上帝的方式來使用。常常被引用來反對「哲學」重要性的聖經經文,例如林前一、二章,當然是正確的。我們必須避免空洞和世俗的哲學。但是我們也要看這些經節的上下文。保羅在這些經文中所強調的可以被簡化成幾個要點:1) 福音真理不能被簡化或解釋為只是「漂亮話(fancy-talking)」(即保羅所謂的「委婉的話語」,「世上的智慧,等等」;2) 不信者通過把上帝賜給他們的恩賜(思考的能力),用來反對上帝,證明了他們是敵對上帝的。
同樣地,保羅在歌羅西書中說到,「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這節經文雖然經常被認為是要人完全排除學習哲學、邏輯,等等,實際上並非如此。這節經文要教導的是如果「不照著基督」的方式,就不要去學習這些。因此,信徒應該試著增進他們的推理能力,恰恰是因為他們要尊崇賜給他們這個能力的上帝,我們應當反射祂公義的思想。
保羅告訴基督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而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十二2)。保羅在這裏是說到在羅馬書前十一章所談到的罪、恩典、稱義,和上帝揀選的奧秘的偉大真理。法利賽人和他們的同黨並不是真的在和基督辯論,他們只是想要合理化他們的律法主義。這是很大的不同。這是惡質的、錯誤百出的、不敬虔的思想和屬靈的背叛,使他們反對上帝無罪的兒子。倘若我們把它怪罪到「邏輯」的頭上,讓我們也可以同意說,這是「不照著基督」的邏輯。邏輯不是人自己發明的,而是反映出上帝的心思,而祂的思慮是清晰的、統一的,毫無差錯或混亂。
總結
最後,我不是在提倡一種理性主義者的宗教。我認為思想真理和心向上帝都是必要的。批判性思考和活潑的信仰不是對立的。愛和仔細的推理同樣都可以為基督作見證。它們的作用就像是剪刀的兩個刀刃。吩咐我們「用愛心說誠實話」的同一位保羅也說到,要「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5)
註:
[i]我不會把一個「辯論」定義為熱切的討論,而是為我們所珍惜的信念提供清楚的理據。
[ii]如同我先前說過的,我不認為這是邏輯的正確用法。